牧師Kavas將嘉明湖改為cida numas buan(月亮的鏡子)並舉行祈求祭。圖/劉烱錫提供 |
【記者陳脩云、黃思綺綜合報導】嘉明湖國家步道封山近四個月,1日重新開放,並實施山屋收費與共同經營管理等多項機制,但新制上路卻引起當地布農族不滿,認為原住民回傳統領域不該受限。當日利稻部落牧師Kavas帶領18位原住民大學生以「不合作運動」拒絕繳費並進行收復傳統領域儀式,入山展開為期三天兩夜的高山文化培訓。
嘉明湖位於台東縣海端鄉,是布農族利稻部落領域,去年12月因步道毀損嚴重封山整修,另外也長期存在遊客過多破壞環境、在地高山協作員就業機會被外地人剝奪的問題。Kavas表示,農委會林務局只是「單方面」執行共管,未與部落討論。他認為,政府應先將嘉明湖歸還給部落,交由部落自行決定。
台東林區管理處育樂課楊凱琳表示,1日前都還沒有跟部落討論的機會。決策時基於環境保護,把重點放在總量管制與收費,所以僅邀請登山團體進行討論。對於共管遭質疑,她表示,目前制度尚未確切執行,2月已邀請海端鄉鄉公所召集部落代表成立諮詢委員會,未來將進行討論。
參與運動的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劉烱錫表示,傳統領域對於原住民來說是「家園」,也提供維生資源。他說:「原住民部落主權有其正當性,沒必要與中華民國政府或社會大眾妥協。」
「傳統領域代表家,回自己的家,不應還要先申請再經過外人的同意。」,參加文化培訓的長榮大學社會工作系學生曾瀞德說。她認為現代原住民年輕人較少重視自己族群的主權,這次的活動透過實際進入山林讓她體會到「原來這就是『回家』」。
因傳統領域主權問題與政府對立的狀況屢見不鮮,如6日南投縣雙龍及地利村布農族人,因不滿每年返鄉祭祖皆須申請,拆除祖居地丹大林道入口管制站的鐵柵門。
對於原住民與政府長期無法達成對等協商,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汪明輝表示,可以從體制著手,修《原住民族土地與海洋法》、《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》,也能採取消極的「不合作運動」進行抗爭。最重要的是,各族代表應團結內部形成共識,才能凝聚力量向政府爭取權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