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面

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

寫真集捕捉真實 探討數位時代改變


 【記者曾筠涵高雄報導】《奇跡!H》4日於高雄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開展,策展人、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學生葉承穆以數位時代的影響為靈感,搜集日本偶像工作時的疲態,設計小本寫真集作品〈Little Star〉,呈現轉瞬但真實的空洞眼神。

 日本女星橋本環奈日前以一張「奇蹟美照」在網路爆紅,葉承穆以此為靈感創作〈Little Star〉。他認為,數位時代來臨,資訊傳遞不再藉由簽唱會等具體接觸,而是以電腦等數位介面,讓大眾快速且大量地取閱、經歷及傳遞。〈Little Star〉以橋本環奈的首本寫真集命名,截取其拍攝寫真的側錄影片中一閃即逝的疲憊眼神,拼貼成寫真集。葉承穆表示,此作同為寫真集,卻不收錄美好形象,而是捕捉偶像真實、人性的一面。此外,過去人們都認為「稍縱即逝的才美好」,但他卻截取短暫出現的疲態,顛覆此概念。

 另一作品〈TWG〉以投影機投射緩慢自轉的3D墳墓影像於展場中。設計者、南藝大造形藝術所學生賴永霖表示,人們習慣透過墳墓睹物思人,因其實際存在,且可觸碰。但〈TWG〉是3D軟體繪製的虛擬墳墓,墓上未刻畫任何文字及使用痕跡,不與任何記憶連結,是無中生有的物件。他認為,將墳墓數位化,可讓觀者意識到數位時代來臨,具紀念性的物品逐漸流失。此外,賴永霖提到,早期的相片多對應回憶,現在卻因過度修圖,失去原貌,無法與過去記憶連結。他選用墳墓作為主題,也藉此比喻修過的相片有如突然出現的幽靈那樣虛無縹緲。

 南藝大造形藝術所學生蔡宇恩將旅行所見及手機APP上看到的標語留存,並將背景去除,只留下標語,設計貼紙作品〈邊境標語〉。蔡宇恩表示,透過網路看風景時,人們不必親臨現場,只要透過標語線索即可辨認所在地,她以此為靈感創作。她說,標語不僅對應其所指對象,更具有歷史文化、美學等意義。她舉例,「抓卡多漁網」的「卡多」代表台語的「較多」,可能令人聯想當地是使用台語的漁村。

 葉承穆感嘆,小時候皆親身體驗事物,資訊的傳遞有地域性。而現在,人們可將資訊放上網路,供所有人選閱,大眾只需透過一個介面,就可體驗他人的經驗。他有感於此,所以與同學合辦《奇跡!H》,探討科技造成的改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