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面

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

田野調查尋根 《伊那》舞出西拉雅


藝姿舞集舞者扮成西拉雅族勇士,在台上嘶吼、踏步,展現壯志。 圖/藝姿舞集提供

【記者李利貞新北報導】「藝姿舞集」經過八年的田野調查,在現代舞中融入西拉雅族傳統歌謠、祭典、鼻笛等元素,以9支舞碼串成《Ina伊那》,10日晚間於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公演,希望讓外界認識因漢化而佚失的西拉雅族文化。

 銀幕上播映西拉雅族紀實圖像,飾演母親的舞者帶著身孕演出,抱著啼哭的小孩輕唱搖籃曲,同時身體不斷劇烈顫抖,比喻生命歷程的起伏。在歌聲與呼喚中,其他舞者依序出場、圍繞「母親」倒臥舞台,象徵族人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,追溯文化根源。

 藝姿舞集團長郭玲娟有感西拉雅族漢化極深,幾乎失去傳統風俗及語言,於是拜訪部落耆老、蒐集文獻,拼湊出400年前的西拉雅族生活,花了兩年的時間完成創作。郭玲娟說,讓現代舞表演符合民族面貌是最大挑戰,因此,她帶領團員們參與夜祭、學習單孔鼻笛,希望演出更貼近西拉雅族。

 舞蹈中也融入傳統文化,西拉雅族無曆法,以刺桐花及木棉花的花季做為新年,〈刺桐花下的新年〉由三位女舞者穿著點綴棕色布料的豔紅連身裙,透過旋轉、轉動手腕表現出花開,以跳躍帶出迎接新年的愉悅。舞碼〈祭如在〉則展現西拉雅族夜祭祖靈的莊嚴祭典,舞者身著白上衣及丈青色褲裙、頭戴花環,在地上擺放香蕉葉,並模擬拿檳榔祭拜、擲茭等祭儀。

 舞碼〈牽手〉講述西拉雅族男女表達情意,在閩南話中「牽手」代表伴侶,在西拉雅族中則代表互有盟約。男舞者在微弱的銀白燈光下吹奏鼻笛,女舞者應聲而出,兩人一陣追逐後,以輕盈步伐共舞。郭玲娟解釋,西拉雅族保有走婚習俗,男生會到心儀的女生家外吹奏鼻笛,若女生被笛聲吸引、兩情相悅,男生可以到女生家住一晚,象徵立下誓言。

 舞者、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學生邱莉媜指出,編舞老師會在排練時訴說故事,幫助舞者融入西拉雅文化,「舞者須投入在情境中,才能將舞作代表的意義詮釋好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