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生之栽」系列黃煌智最愛的盆栽,脫離外公照料後自然長成半蓬勃半枯萎,兼具生死兩姿態。圖/廖庭儀攝
|
黃煌智說,由於外公生病後漸漸無法照料植栽,小樹便恣意生長枝枒或枯老凋零,「他們(盆栽)生長的如此積極讓我欣慰,但同時他們的枯萎也讓我擔心。」他認為,修剪盆栽、選用花瓶與具禪意的擺設,每處細節都流露外公的美學性情。他說:「即使他常躺在床上,但這些盆栽是他存在的另一個面相,經歷四季、橫渡年歲。」
「我覺得最深刻的事就是現在,我藉由這些盆栽去尋找阿公栽種時的樣子。」無論是纏繞的鐵絲、彎曲活潑的枝枒、凋零的果實或承載植栽的木凳,黃煌智從鏡頭的另一端感受外公如何照顧生命。他表示,即使植物不再被人們照料,卻與人擁有長遠的聯結,情感相互承載,並對映彼此年華。
藝術家將30件作品分為茂密生長的、半生不死的和枯萎殘株三類,象徵生命過程。黃煌智表示,「生之栽」的「生」代表生長,也象徵生命;而「栽」則指人為與外力干預,「植物一旦和人起了關聯,那些人為痕跡就一直會在、無法抹滅。」「生之栽」系列從去年冬天開拍,黃煌智將四季色溫變化融入影像,調整光圈,細膩拍攝出植株每一寸曲度與韻味。
「對應」是黃煌智作品裡的重要主題,他並列著高低不齊、茂密與凋零的植株,同聲呼應「生與死」的生命姿態。「生之栽」系列中黃煌智最喜愛的一株植栽,即在脫離外公照料後,自然長成一邊枯零與一半蓬勃的姿態,象徵生與死並存的真實樣貌。黃煌智的攝影老師阮義忠在「生之栽」相冊的邀序裡提及:「看似棄物,被他這麼一拍卻顯得有形有神,表達了一棵小樹的傲骨。」
觀眾、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系學生林佳霈表示,展場氛圍給人一種柔軟溫暖的感覺,每幅影像裡的盆栽看起來都不像盆栽,「每株都像是生命中不同階段的人們正扭擺著身體,即使枯葉凋零,卻生生不息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