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治大學14日進行代理校長、新校長交接,但會場在清晨遭學生噴漆、寫下「政大學店、反漲學費」,抗議新校長周行一所持立場。學費議題延燒十餘載,政府是否站在學生的角度,尋求根本解決之道?
民國88年起,教育部統一規定各大學學費彈性調漲。97年教育部將「大學評鑑」列為調漲指標,盼各校提升教學品質。但同時多校遭指經費使用不當,調漲正當性受質疑。
教育部去年公告「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」,以實質國內生產毛額(Gross Domestic Product, GDP)之年增率作為啟動門檻。現行《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》也依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等指標核算調幅,每年不得超過2.5%。雖然此方案看似折衷,衡量經濟情勢,但實質上仍無法治本。
近年來物價不斷攀升,但人民薪資卻無相對改善。學雜費調漲爭議反映我國十幾年的經濟困境。93年以來,我國基本工資只從新台幣1萬5840元升至1萬9273元,大環境困頓導致人才出走,形成惡性循環。
面對學費議題,政府應從結構面做起,重新體檢我國在產業定位、財務分配及教育政策上的不足,對症下藥,讓人民「有感」經濟改善,也體現公平正義,化解調漲難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