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面

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

「藝」圓夢想 老屋蛻變文創平台

顏寧志裝置創作《生活的另一種可能》,以奔放線條與色塊,如細胞充滿生命力的在展間竄動活躍。圖/廖庭儀攝
 【記者廖庭儀台北報導】民國4年重慶南路上的洋式建築,在103年改造為孵育當代創意的台北好思藝廊。藝術家林書楷、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學生顏寧志與謝奉珍,9日發表開幕首展「存在的向度:當藝術介入空間」,透過平面、裝置與音像解構空間與物件關係,賦予觀者對重建老屋的想像。

 「每個人心目中都有看不見的世界。」林書楷以復古基調壓克力紅彩,融合改建前的「好思」洋樓與新城市樣貌,勾勒《陽台城市文明圖誌──陽台城市》。為突顯現代人緊湊的生活步調,林書楷以壓抑的情緒,將腦海中對古建築的想像,用文化圖騰的形式刻畫,周圍搭配柔和風景製造衝突感,讓觀者參與新舊空間的藝術想像。

 紅、黃及綠色色塊在地面竄動,黑線條不規則地在牆上蔓延,圖騰爬滿玻璃、木椅與裝飾品。顏寧志利用壓克力、乳膠漆等媒材,創作裝置作品《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》。「我在尋求一種身體的建立。」藝術家堅持不畫草稿,依創作當下情緒流動,隨性揮灑色彩、用顏料與空間對話。他表示,無限延展的曲線彷若細胞不斷侵略,尋求生命寄託。

 「聲音沒有空間和時間的框架,開啟更多對現實的想像。」甫從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畢業的謝奉珍,剪接、重組改裝老屋現場的工程聲,創作《空間刺探六號機》。建築整修時,藝術家特地留下古老窗框與浴缸,同時攜帶錄音筆採集施工時敲擊、鑽牆及工人歌聲,透過跳躍性剪輯成多聲道音軌。展場中,音訊在隨意排列廢棄家具間物理反射,藝術家希望觀眾從聲音感受舊空間蛻變的過程。

 好思藝文空間為城中區首座重建百年老屋,蛻變後的文創平台提供青年藝術家圓夢機會。除了三樓展覽,四樓亦有《家x影像故事》新銳導演影展,展至12月28日止。因藝廊位在三樓,觀眾鄭欣怡表示,爬上老公寓遺留的長梯,映入眼簾的是現代感展間,動線設計讓她有不停穿梭新舊時空的奇幻體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