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〈入口/入口
Feeding/Entrance〉由漏斗蒐集聲音,將資訊轉為光纖亮度傳送至其他作品。圖/林凱琳攝
【記者林凱琳台北報導】交通大學跨領域藝術團隊「食間」互動裝置藝術展,9月27日起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(DAC)展出。以消化為隱喻,讓觀眾化身食物,透過與展覽作品互動,探索身體內外時間的不同經驗。
展覽由交大應用藝術、音樂、建築三所師生共同策劃,使用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馬席彬團隊研發的生理感應器,取得體內心跳與呼吸的訊息,再由電腦統計資訊,轉譯成展覽作品的聲光效果。馬席彬表示,生理感應器原為醫療器材,這次跨界運用於藝術,讓作品中器官的抽象意象更為生動寫實。
作品〈入口/入口〉為消化過程的起點,當觀眾對漏斗狀裝置說話,機械爪會依據分貝的大小而有不同程度的開合幅度,並將接收的音訊接著光纖傳達至作品〈胃裡派對〉。創作者、交大建築所學生葉韋鉦說:「我以口腔拆解食物為靈感,運用金屬質感的爪子表現拆解過程的裸露。」作品運用光纖而非LED燈,因為光纖的傳輸原理是藉由反射而非發光來傳輸,恰如非外顯的體內時間,易被人忽略。
一踏入〈胃裡派對〉展間,不同頻率的消化聲音斷斷續續從四周傳來,空中懸掛數個倒水滴形裝置,象徵被胃液包覆的小分子,觀眾有如入胃的食物,等待被分解與消化。作品中央的感應區偵測觀眾的多寡,當人數眾多時,展間的色調轉為紅色,代表胃的消化速度減慢,而當人數激增時,色調則轉為藍色,猶如暴飲暴食後所產生的消化不良。觀眾、清大經濟系學生尹心悅說:「我很喜歡聽覺轉換為視覺的手法,很有動態的美感。」
離開胃後,通過幽門來到作品〈癢分〉,從小腸蠕動、吸收養分的概念出發,運用四條佈滿不同材質的塑膠簾將空間切割為三條狹隘的通道,刻意將展場明度降低,讓體驗者以敏銳的觸覺和作品表面接觸,凸顯在小腸內的觸覺。體驗者、暨南國際大學化學系學生黃韋靜說:「感覺自己正在被腸子裡的絨毛消化。」
交大音樂所教授董昭民表示,能消化的東西並不是只有食物,人、事及空間都是需要被消化的,透過消化概念,連結轉換內外時空,讓更多人可以從固有的感知經驗中解放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