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許郁芬、蘇黃詩聞、劉梓晴、丁宛臻、王逸群、蕭郁蓉、李瑄儀綜合報導】台灣每逢4、5月梅雨季及7至9月的颱風季,便容易降下豪大雨。許多大專院校因地勢低漥、防洪設施不足而災情頻傳。如輔仁大學用來舉辦大型活動的中美堂,即因地勢較低,在5月中旬的一場滂沱大雨中淹成「中美湖」。
同時間,鄰近大肚山的靜宜大學也傳出災情。大肚山因坡地建築物覆蓋率高、植被少,因此只要雨勢稍大,雨水便會夾帶山上的紅土順流而下,使得靜宜校門口出現「紅流」,校內更遍佈泥沙小河,學生須涉水上學。
位於花蓮縣的東華大學,因地處颱風登陸點常遭強風暴雨肆虐。該校上百棵校樹曾因民國93年敏督利颱風折倒,教室也處處積水。由於當時正逢大學入學考試,不少考生向大考中心抗議,認為考試品質大受影響。東華學生宿舍的天花板更曾被99年凡那比颱風的17級強風掀起,碎片差點砸傷學生。
高雄大學也因凡那比颱風來襲,停課一週,損失新台幣1億元以上。另外,位於前高雄縣市交界地的典寶溪,因管理權不明、無人清污,導致當地水利局懷疑它是高大水災的元兇。
位於桃園的中原大學亦有淹水困擾。桃園市政府雖極力推動水利工程,清理排水溝,但老舊的排水系統依然無法負荷龐大雨量。100年米雷颱風讓中原周圍道路迅速積水30公分,淹至小腿肚。
除颱風外,地形也是釀災原因之一。屏東科技大學因所屬地勢低窪,較高處有台鳳老埤農場,降雨時山上大量雨水及泥沙往低處流動,加上排水溝圳及防洪設施不足,使附近地區一下大雨就「做大水」。此外,屏科大大門排水系統設計不良,一淹水只能停課,等待積水消退。
為防台灣易發生的豪大雨及水災,部分學校提出因應措施。93年一場午後大雨,將輔大泡在水裡,事後校方公布「暴雨後水淹輔大處理過程報告」,整理該校淹水原因並記錄解決方案,使日後能引以為鑑。而倡導綠色建築的台北科技大學則將全校85%校地改用「透水性鋪面」,將路面透水化,不僅能降低淹水機率、更能儲水。北科大每年藉此可抑制約15%的地表逕流量。各校淹水原因各不相同,應找尋適合的治水方案,才能有效根除淹水危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