製表╱王冠云
媒體偏頗失信任 讀者轉向主動求證
根據民調,有93%的受訪者認為新聞媒體會為了商業利益而發佈不實資訊。中興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蕭柏宇指出,若商業公司給媒體好處,媒體就會做出利於該公司產品的報導。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林宗賢表示,曾看過比較同類產品的新聞,但內容卻偏向強調其中一個產品的優點,「很明顯就是在打廣告。」
另外,84%的受訪者認為,媒體在呈現報導時若政治傾向太明顯,亦會使他們不信任媒體。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學生葉又昕表示,若媒體報導政治事件時,只針對某一政黨攻擊或支持,而沒有平衡報導,很明顯就有政黨傾向,「這類新聞很不客觀,會令人懷疑報導真實性。」
儘管媒體報導偏頗,但閱聽人未必會被媒體牽著鼻子走。有77%不信任媒體的受訪者表示,在看到某些報導時,會主動求證於其他消息來源。
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學生陳廷維表示,自己關心的事情會上網找資料,或看一些社論。以此次服貿事件為例,他不全然相信網路瘋傳的懶人包。他認為內容含有作者個人意識,因此會比較不同懶人包,以更多面向看服貿事件。此外,他亦親自查閱服貿條文,深入瞭解服貿協議的內容。
媒體專業度降低 讀者另尋新徑
根據此次調查,有77%的受訪者表示曾轉換過主要接收新聞訊息的管道。其中,大多數受訪者由電視轉換至社群媒體取得新聞資訊。
政治大學中文系學生魏吟玲表示,電視台報導的政治立場太明顯,閱聽人只能單向接收資訊,但臉書(Facebook)透過貼文讓不同立場的聲音互相對話,因此她轉由臉書獲取新聞資訊。
中原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生陳昭憲認為,電視新聞內容非常零碎,報導過多週邊話題,與非主流媒體相比,較無法完全聚焦於事件的原因及始末。他表示,曾在臉書看到朋友分享「新頭殼」對核四議題精闢的分析報導連結,也發現許多專家學者在這類網站上發表論述,所以開始會瀏覽非主流媒體網站。
世新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劉新白說:「失去多少的專業和嚴謹,新聞媒體就會失去多少的閱聽眾。」他亦提及,目前的主流媒體多一味追隨網路上的訊息,並用誇張的方式詮釋,新聞媒體早就失去應有的專業度,閱聽人終究會尋求其他的資訊管道。
引述專家、實地採訪 提升媒體公信力
本次調查發現,有51%的大學生認為,新聞中若有訪問議題相關的權威人士,會增加報導的可信度。東吳大學法律系學生莊艾潔表示,報導中有專家學者的意見,代表有人可以擔保誠信,「就像賣東西有代言人。」
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學生謝靖得說:「因為讀者對於所報導的領域可能不甚了解,所以若有權威人士發言,多少會增加新聞可信度。」但他補充,如果自己對於報導的相關領域很熟悉,有無權威人士受訪就不會有太大差別。
其次,42%的大學生認為,媒體若使用自行拍攝的畫面報導新聞,也有助於提升新聞公信力。世新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學生高薇雯認為,擷取網路畫面當新聞這種做法很不可取。她強調,記者應該實地採訪報導才有新聞價值,而不是僅僅播放網路上找的資料。
針對現今媒體環境,劉新白表示擔心,但仍對主流媒體抱有信心。他認為,雖目前新聞媒體的經營每況愈下,但到了谷底一定會反彈,「只要新聞媒體能覺醒,不放棄基本的『精確、平衡、公平』和『責任感』原則,新聞媒體還是主流。」
世新新聞系講師余陽洲亦提醒大學生,高教育程度未必有高識讀力,應多看、多聽、多比較,不可輕信單家媒體所言。
附錄:此次網路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549份。受訪者年級部分,以大二生最多,共327人,大一則有95人,大三78人,大四31人,研究生(含碩博生)12人,其他6人。性別部分,男性共計266人,女性281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