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鐘敏瑜、蘇俞璇、王佳婷、許嘉玶、林凱琳、郭翊軒、柯皓翔綜合報導】「太陽花學運」自3月18日爆發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,主流媒體帶有各自立場報導相關內容,影響閱聽眾對學運的看法。支持和反對活動訴求的人在立法院周邊或網路上相互喊話,其在社群媒體上的人際互動也開始受到影響,如近日的臉書(Facebook)刪友潮、網路筆戰等現象,持對立意見的雙方戰火,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爆發,更在社群媒體上蔓延。
媒體陷框架 意見差很大
媒體是第四權,應以守望者的角度監督政府,點出政府失職之處。然而,傳統紙媒及電視新聞在太陽花學運中的報導遭質疑有所偏頗。針對媒體報導此次學運,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胡元輝接受《大紀元》採訪時指出,記者受所屬媒體立場影響,報導容易有特定意識。更嚴重的是報社、電視台背後的政治、經濟結構限制記者發言,使得他們不敢說出真正的聲音,導致學生被抹黑為暴民。
雖然媒體有其立場,但也因此能呈現多元意見。根據「ETtoday東森新聞雲」報導,「中天新聞」在這次學運中,被群眾批評內容偏頗,但有網友認為媒體有新聞自由,社會上不應只有「反服貿」一種聲音。警察眷屬也認為,在學運的警民衝突中,只有中天說出警察的心聲。而在學運退場當天,《自由時報》則無償刊登太陽花學運廣告,對學運表達肯定。
由此可見,主流媒體因為立場的不同,對同一事件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表達。
網路多管道 臉書引論戰
據學運期間TVBS報導,意見對立的雙方在臉書上各自分享自己贊同的文章,反對「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」的民眾更號召將大頭貼換成全黑圖片,抗議警方在學生進入行政院當晚的鎮壓。這些舉動無形中標籤彼此的立場,造成意見不同的雙方對社群網站上的互動更敏感,甚至有人開始刪除立場不同的臉書好友,進而影響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。據《聯合報》報導, 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彭懷恩也加入這股刪友潮。他認為「道不同,何必為友」,所以會在臉書上刪除與自己意見不合的好友。
除了刪友潮,許多人選擇反駁與自己持相反論點的文章,掀起一連串筆戰。公眾人物常因為公開表達自己的立場而引來持對立意見的人筆戰。在學運期間,藝人熊海靈即因在臉書上稱參與活動的學生為「屁孩」,遭網友反批「過氣」。而在一般大眾的個人臉書中,也有人因持不同意見而與朋友爭辯。據東森新聞報導,曹姓大學生因在臉書公開表示自己贊成服貿,遭友人批評為「裝乖」、「賣國賊」,讓他一使用臉書就覺得壓力極大。
為宣傳理念及召集民眾參與相關活動,持各種意見的團體自行創設粉絲專頁。如反服貿學生利用臉書號召群眾參加3月30日的凱達格蘭大道集會,而持相反立場的人士也發起「公民正義行動,為下一代的幸福、安定站出來!」活動,要求佔領立法院的學生立即解散。可看出社群網站上,不同意見的雙方各自表述,為達訴求舉辦活動,以凝聚相同理念的民眾。
學運映多元聲音 激情後尋共識
社群媒體的傳播力量容易在短時間內引發言論單一化,產生「沉默螺旋」效應。但隨著時間拉長,沉默螺旋也有打破的可能。太陽花學運剛爆發時,民眾在臉書上瘋狂轉載學生佔領立院的消息,撻伐政府黑箱作業,並質疑簽訂服貿的必要性。此舉讓部分服貿支持者倍感輿論壓力,選擇不表態。然而,3月23日「白色正義社會聯盟」成立,主張「理性挺服貿」,參與者陸續赴台北車站、中正紀念堂抗議,表達另一方的聲音。
當社運規模擴大,部分民眾的心理壓力也隨之而來。據「健康醫療網」報導,太陽花學運爆發後,心理諮商電話增加三成,3月24日行政院的流血衝突透過媒體播送後,更造成許多人頭痛或失眠。另外,據TVBS報導,在場值勤的員警也飽受壓力,可能出現情緒低落或不穩的情形。
長達24天的太陽花學運結束後,不同觀點的聲音還在尋求共識。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,仍考驗台灣人民和政府的智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