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面

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

【facebook掀起的網路浪潮專題三】資訊真假難分辨

 【記者林藝臻、許芷翎、王少筠專題報導】臉書分享文章容易,但轉發的同時,有多少人會停下來檢視其真實性呢?先前臉書上「救助8歲何叡君小弟」的假訊息被熱烈轉發,內容描述男孩兩歲時得了先天性心臟病,需要新台幣10萬元醫療費,只要訊息被轉發一次,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將捐出人民幣1角(約新台幣0.2元),騙到不少想幫助弱勢的網友。
 
對於轉發非真實文章會不會觸法,政大法律系教授林佳和表示,基於真實惡意原則,事實陳述雖應真實,但只要言論者確信其為真實,或至少非惡意,則縱使所述並非事實,仍不必負法律責任。他並舉例,去年廣大興漁船喋血案,有人假造「自助餐店侮辱菲律賓勞工」的新聞,誤信其為真實者,縱使轉貼,也沒有法律責任。

Google Chrome線上應用程式「新聞小幫手」創作者王向榮表示,曾看到導演戴立忍在臉書上轉貼的新聞「南韓聲稱美國太空總署(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, NASA)隱瞞在月球上發現韓國古文明」有誤,追查後發現是中國網友製作的假新聞,臉書上卻破千讚,而創建「新聞小幫手」。

他說:「一般人在轉發文章時,只有極少的人會去查證,被證實有誤的新聞,過段時間也又開始流竄。」

除轉發文外,臉書購物社團也多到讓人分不清真假,據行政院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統計,165防詐騙專線電話於民國103年1、2月接獲民眾檢舉,遭臉書購物社團詐騙案件總共112件,民國102年同期則只有30件。

政大外交所戰略暨國際安全組學生趙祥亨表示,臉書購物社團不如雅虎奇摩(YAHOO)等網站能確保購物安全,買賣資訊也不對稱,容易引發糾紛。

台中市大明國小老師張崴耑因為不勝其擾,於是在部落格發表「如何被臉書購物社團踢出去」,例如在社團惡作劇打火星語,讓管理員受不了主動將他踢出。張崴耑表示,臉書詐騙手法較容易識破,只要搜尋文字或圖片就可查驗。他也曾帶詐騙集團的資料報警,但警方告訴他要有損失才能報案,並建議他以匯新台幣1元凍結對方帳戶的方式,幫助警方追緝詐騙商家。

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郭良文表示,臉書資訊短小零碎,缺乏深度,易以偏概全。郭良文引用孟子古言: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,對於網路或臉書上傳遞出來的消息或說法,不能完全相信,否則寧可不要用臉書。


上一篇:【facebook掀起的網路浪潮專題二】e世代的言論廣場
第一篇:【facebook掀起的網路浪潮專題一】來來來哩來!臉書串聯力量大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