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盃舉重金標賽郭婞淳以總和242公斤大幅領先奪冠,並打破全國挺舉和總和紀錄。 圖╱姜喆懷攝
此次比賽採用兩式舉法,分別為抓舉和挺舉,每一舉法皆有三次試舉機會。中華民國舉重協會教練楊漢雄表示,抓舉以一連貫動作將槓鈴拉離地面,至兩臂伸直於頭頂之上並維持不動直到裁判發出信號,技巧要求較高。而挺舉則可分解為上搏和上挺兩個步驟,先將槓鈴拉起舉至胸前,再運用肌肉的爆發力將兩臂伸直舉至頭頂,「比起技巧,挺舉更要求肌肉的力量,因此選手通常可以在挺舉拿下比抓舉多30公斤以上的成績。」
試舉的流程是槓鈴的重量逐漸增加,而選手則依預設的重量輪流上台試舉,讓選手有較多的時間可以充分休息。社會女子組58公斤級比賽進行時,郭婞淳因為第一次試舉重量遠高於其他選手,只能進行連續三次試舉,中間僅有不到兩分鐘的準備時間,「這讓我心理及身體上稍微有些壓力。」而她在抓舉項目第三次試舉時試圖以109公斤的成績突破紀錄,卻失利,最終以106公斤拿下領先。挺舉項目中,郭婞淳在第二次試舉挑戰136公斤超越全國挺舉以及總和紀錄。雖然第三次挑戰140公斤失敗,郭婞淳仍以總和242公斤的傲人成績奪下第一名寶座。
郭婞淳表示,這次的比賽結果刷新自己紀錄,但仍有進步的空間,未來五月的大專盃還有九月的「亞洲運動會」,都是她努力的目標。為了之後的比賽,她及國家舉重隊員即將移地國體進行訓練,她說:「移地訓練是必要的,畢竟比賽不會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進行。」她希望能夠在西元2016年巴西奧運中奪金,讓自己的舉重生涯再創高峰。
楊漢雄認為,大學是舉重選手生涯中最重要的階段,畢竟這些選手經過中學時期的篩選,都有一定的水準,應該要被重視。他也認為台灣的大學舉重選手的成才率不高,著實可惜,「大學教練的教學水平,是訓練舉重選手的重要環節。」而舉重理論的建設也是台灣舉重未來的重點,他說:「教練及選手多年的經驗,可以建構成一套理論,讓未來的訓練更有系統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