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面

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

修電極裂縫 彈性膜癒鋰電池

團隊塗抹聚合物於氣球,模擬充放電時矽的脹縮。 圖/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Brad Plummer提供
【記者柯皓翔綜合報導】科學家近來以矽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,試圖提升蓄電力。然而充放電過程中,矽的脹縮會造成碎裂,不利實際應用。美國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與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(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)合作,將電極包覆一種聚合物,製成「自癒電極」,成功克服此限制。

 研究作者、史丹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王超解釋,充電過程中,鋰會與矽生成「矽─鋰合金」以儲存電能,此時電極體積膨脹三倍;放電時,鋰離子逐漸遠離矽,造成電極縮小。由於矽材質較脆,體積變化後易生裂縫。

 明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楊純誠表示,95%的鋰電池選用石墨作為負極材料,充電時約有5%的體積變化,但其每克只能儲存372毫安時(mAh)的電量;相較之下,矽的電容量高達每公克4000毫安時。

 為解決矽電極破裂的問題,團隊在其表面包覆聚合物,上頭附有助導電的奈米碳管;當裂縫產生時,此彈性膜可在數小時內完成修補。王超表示,彈性膜含大量氫鍵,容易打斷且能可逆復原,因此達到癒合效果,進而維持電池狀態,延長壽命。

 實驗結果顯示,自癒電極經100次充放電循環後,蓄電力毫不衰退,並增加10倍使用期限。團隊目標讓手機、電動車分別以最佳蓄電力達500次、3000次循環。

 王超表示,研究靈感來自於動植物,他們透過自癒機制得以延長壽命,「人類總是能從大自然中找到科技問題的答案。」

 此研究發表在19日出刊的《自然化學》(Nature Chemistry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