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仿生蘭花》展現植物的情緒與靈性。 圖╱黃君珺攝 |
「想像的風景」於西元2012年由瑞士當代藝術館發起,本屆首度擴大至亞洲徵件,在歐亞各地共徵得242件作品,最後選出50件入圍作品。本屆以「不朽的追求」為主題,結合科技與藝術,激發藝術家對「未來」的想像。
當光線緩緩移至蘭花,花朵的心跳聲逐漸加速;輕輕觸碰葉片,蘭花則發出聲音。北科大互動媒體設計所學生林昱君、林利津與陳積多互動裝置作品《仿生蘭花》,將蘭花擬人化,讓植物展現情緒。
《仿生蘭花》發想自一個美國中央情報局測謊儀器專家的實驗,將測謊機接到植物上,向它澆水後,出現類似人類在情感激動時的電流曲線。林利津認為,地球上的生命都有靈性,透過《仿生蘭花》與人群的互動,表現出植物充滿生命力的一面,傳達植物的真實情緒。
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所學生王博彥的作品《在死亡的流逝中甦醒》,以花瓣的興衰詮釋生命循環,在五個螢幕中同步播放相同動畫,描繪花瓣從樹上凋零飄落、死亡,再滋養新的生命,拿下「艾美錶傑出創藝獎」。他說:「這樣的輪迴綜觀來看才是生命的歷程。」
觀眾王甄淳覺得《仿生蘭花》讓花朵科技化,實現機器花的美感,「一方面也滿足了人類想跟植物互動的想法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