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面

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

倡環保 瓶蓋化身彩色簾幕畫

 【記者廖詠恩台北報導】由大學生志工組成的「蓋藝術工作坊」於9月14日至10月6日在「mad L替代空間」展出「回收藝術展-蓋不住的真相」,展覽作品的創作材料皆由淨灘拾得,希望透過藝術傳達塑膠垃圾造成的環境危機。



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號召15位大學生志工在暑假期間淨灘,收集超過十萬顆瓶蓋,共同討論、設計、製作出兩件瓶蓋簾幕畫、四件裝置藝術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李采薇提到,盼藉由藝術作品,吸引漠視環境議題的人,喚醒他們的環保意識。

 其中兩件瓶蓋簾幕畫《沙灘》、《深海》共使用超過十萬顆瓶蓋,並包含綠、紅、橘、黃、白色等各色瓶蓋,每顆瓶蓋是一個色點,如同馬賽克一般拼湊出畫作。光是海水的藍色,就使用了五種深淺不一的藍色瓶蓋,而岸邊浪花,則把藍白色瓶蓋錯置串聯,製造視覺上浪花起伏的立體感。

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何宜真表示,他們原本打算把瓶蓋縫在網子上,但是最後決定將瓶蓋串起來,從天花板上垂掛下來,做成類似門簾的效果。設計組成員還自製打洞器,將兩根釘子綁在一起,對著瓶蓋,拿槌子輕槌一下,才刺穿瓶蓋,方便後續穿線作業。

 志工把瓶蓋扛回來後,還得要清洗、分色、打洞、穿線,趕進度時,曾從中午十二時忙到晚上十一時。李采薇說:「他們野心很大,一開始我也沒有期望做這麼大的圖。」寬2.5米、長4米的《沙灘》,一串平均有85顆瓶蓋,李采薇打趣地說:「串瓶蓋要看手腳,快的話不用兩小時,慢的話能耗上一個晚上。 」

 志工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學生張雅惠表示,完成作品很有成就感,但是最重要的是觀念的轉變。她表示淨灘時才知道「原來我們去海邊玩都和垃圾在一起」,現在常勸導身邊朋友不要買瓶裝飲料。

 民眾朱先生得知所有創作皆來自海灘垃圾後,也驚訝的說:「我不知道海灘可以這麼髒。」李采薇感嘆:「方便背後的代價就是社會成本,看不到的代價是環境在負擔,但最後還是人類在處理它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