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集於馬祖沿海的夜光藻在春末夏初、吹南風且天氣穩定的時候會發出藍色螢光,
此奇景被當地居民稱為「藍眼淚」。 圖/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同仁顧哲嘉提供
|
夜光藻是一種異營性渦鞭毛藻,靠吞食細菌維生,在春末夏初、吹南風且天氣穩定的時候會發出藍色的螢光,當地居民將此現象稱為「藍眼淚」。台灣大學漁業科學所教授周宏農表示,發光性生物的體內神經能控制螢光酵素(luciferase),促進螢光素(luciferin)蛋白質氧化,若再受海浪拍打或船舶螺旋槳攪動等物理性刺激,夜光藻就會發出螢光。
周宏農補充,白天採到含有夜光藻的海水通常帶有棕綠色或紅色,就算帶進暗房也無法發光,一定要在太陽下山數小時後接受刺激才會發光。他認為,夜光藻擁有感應外在時間的「生物時鐘」調控機制。
然而,螢光海面下可能藏有汙染警訊。周宏農解釋,廢水排放造成海水優養化,氮、磷無機鹽含量變高,異營性渦鞭毛藻便能大量繁殖,「水中細胞密度提高使海水變色,造成『赤潮』現象。」
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張永達說:「生物發光通常是為了覓食與求偶。」有些深海魚類會發光引誘獵物,或透過不同發光頻率吸引其他個體交配。海中還有像水母、琵琶魚等會自行發光的生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