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面

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

學者導讀可蘭經 盼化解「伊斯蘭恐懼症」


 【記者黃曉琪綜合報導】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(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)學生社團「洞察社」(The Insight Club)4月25日首次邀請伊斯蘭學者法德爾.索利曼(Fadel Soliman),與400多位學生探討911事件後在西方世界加劇的「伊斯蘭恐懼症」(Islamophobia)並分析荷蘭電影《非特納》(Fitna)如何扭曲伊斯蘭教。


 「伊斯蘭恐懼症」指對伊斯蘭教有所偏見、反對、仇恨及非理性地恐懼穆斯林。洞察社祕書諾拉.蘇布拉(Noura Soubra)認為,伊斯蘭恐懼症在社交網絡及媒體中不斷加劇,因此不論是穆斯林或非穆斯林,都應暸解何謂「伊斯蘭恐懼症」,並學會如何應對。

 洞察社與橋樑基金會(Bridges Foundation)合作,邀請基金會領導人、穆斯林學者國際聯盟(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Muslim Scholars)成員索利曼演講。他是研究伊斯蘭教法沙里亞(Sharia)的學者,曾在世界各地演講超過6萬5000次,致力化解世人對伊斯蘭教的誤解。

 索利曼從伊斯蘭恐懼症的歷史說起,再分析2008年由荷蘭國會議員基爾特.威爾德斯(Geert Wilders)拍攝的17分鐘短片《菲特納》(Fitna)。片中威爾德斯引用片段可蘭經文(the Kuran),並在經文後以恐怖攻擊、激進言論等影像來描述穆斯林的仇恨行為。索利曼指出,威爾德斯切斷文章脈絡以扭曲文義,因此索利曼現場帶領學生閱讀原典,完整解釋文義,證明伊斯蘭教提倡和平而非戰爭。

 接著講者與400位來自不同宗教信仰的學生現場問答,有人問:「為什麼伊斯蘭教允許一夫多妻制,男人能娶四位妻子?」索利曼表示,伊斯蘭教一視同仁,因此尊重各地文化。例如埃及某些部落婦女會要求丈夫娶別的女人,而伊斯蘭教包涵這種文化並加以規範,限制男人最多只能娶四位妻子。

 洞察社是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的學生社團,有近百位社員。他們的信念是:所有的人不分種族、國籍、信仰與社會階層生來平等,透過舉辦慈善、文化相關活動,希望給學生看待世界的新觀點。

 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,宗教多元,近六成人口信奉伊斯蘭教,四成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,1%信奉猶太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