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〈將綻─花神降臨〉中,頭戴花飾的主花神曳著白色長幔翩翩降臨,透過燈光及多媒體的投射,變化出無限色彩。 圖/藝姿舞集提供 |
上半場〈將綻─花神降臨〉中,主花神延著長斜坡翩然降臨,頭戴繁複華麗的墜飾,曳著白色長幔,在燈光投射下透出變化多端的七彩光澤,仿若百花齊放。伴隨而來的群花神穿著彩衣,在〈將綻─群芳共舞〉中與主花神共舞。
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學生、表演者梁詩誼說:「這次的舞蹈比起以往藝陣類熱鬧舞作,更需要靜下心去跳,如果心有浮躁,很容易和別人顯得不同。」
下半場則請來三位編舞老師各編出〈綻姿〉中〈緋櫻之帖〉、〈山芙蓉之帖〉及〈幽蘭之帖〉,三支舞呈現花的不同特性。緋櫻之帖以水袖轉瞬的出收展現櫻的灑脫,山芙蓉之帖則以禪意、自由的舞風突顯面對生命的自在坦然,幽蘭之帖結合了台灣蘭花的特質編舞。末段〈花神夜宴〉,舞者手持紅蓮交錯成龍身,以燈會歡愉氣氛作收。
不同舞作風格轉換對舞者是一大挑戰,南應大舞蹈系學生、表演者洪珮綸說:「這次表演的困難點是要轉換舞風及心境,我自己最喜歡山芙蓉自由舞動的風格。」
藝姿舞集與崑山科技大學在多媒體及服裝、髮飾等多方面合作,讓學生也參與表演幕後製作。在技術方面,除了以往觀賞表演會運用到的聽覺、視覺外,也結合了香氛技術,隨著舞蹈的高潮起伏放出花香,將嗅覺也包含進觀眾的觀演體驗當中。
花朝節為宋代慶賀花神的活動,「祭花神」儀式為節慶中最重要的部分。藝姿舞集團長郭玲娟在史料中看到花祭的圖像、文字敘述,興起做這齣舞的念頭,說:「古人過節可以如此風雅,飲花酒、作花詩,文化性很強,而台灣的花節慶則比較沒有這種感覺。」
觀眾正修科技大學時尚生活創意設計學程學生陳羚萱認為,花朝的舞編排具有連貫性,舞序高低起伏有層次感,也將花的特性表現得很具體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對這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嗎?一起來討論吧!